继续扬帆起航!

团风法院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

来源: tffy 时间:2025-02-26 09:42:21

律回春渐,新元肇启。214日,团风县人民法院召开青年干警座谈会,会议由第二届青干班副班长付烁主持,党组成员、副院长陶小曙和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刘洪波出席会议,全院青年干警参会。

“追光逐梦,星辰大海——团风法院青干班第二年记”视频拉开了会议序幕,第二届青干班班长袁嘉欣对2024年青干班工作进行回顾总结,从打造视频号媒体平台、推介“8号·法咖”学习交流平台,紧扣中心大局、丰富活动载体、提升干警能力等角度盘点了年度工作历程。

会上,10名青年干警代表作交流发言。

张颖:自2021年结缘团风法院立案庭,我已在这荣耀与挑战交织的岗位上耕耘三载。这三年,我深切体会到立案工作的酸甜苦辣,深知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,不仅映射着法院的形象,更承载着民众对司法公正的殷切期望。2024年,我审慎审核网上立案4897件,高效移送上诉案件164起,并助力推行上诉案件电子卷宗线上移送新制,使移送时长缩减54%。同时,我热心司法宣传,多篇报道获媒体青睐。立案工作既需坚韧不拔的耐力,又需温暖人心的亲和力。我们常伴当事人左右,解疑释惑,抚平焦虑。而深厚的专业功底则是我们的立身之本,确保立案精准无误。团队协作的力量亦不可或缺,我始终与同仁携手共进,推动工作高效前行。新时代赋予法院干警新的使命,我将不忘初心,牢记职责,坚守立案窗口,当好司法公正的“守门人”,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法院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
田妮:2024年的年度关键词是“敢”,跳出自己的“舒适圈”。勇敢去接受批评,勇敢去接触“新事物”,勇敢去突破自我。在新的一年,我将带着我的“勇敢”去迎接新的挑战。

丁晨达:20245月党校为期一个月的进修班学习,让我有时间沉下来重新审视自己,丰富多彩的课堂学习和异地教学,让我结识新同学、丰富新知识、开拓新视野,展望2025:我将进一步沉淀、学习、聚焦。

邵清:游劝荣院长说“法院可以一天没有院长,但是不能一天没有书记员”。雇员制书记员这个岗位在等级制度实施后有着明确的优劣势,优势在于等级晋升与薪酬增长机制的存在,四级十等的等级管理体系,职业经验积累,工作环境规范;劣势在于薪酬水平有限,晋升天花板明显,体制内隐形壁垒。而针对雇员制书记员的前景,我个人觉得大致分为三种,一是通过司法考试实现执业转型,二是依托司法机关工作经历形成双重优势,三是保持现状,深耕书记员岗位。最后也祝福大家在自己所选择的道路上一帆风顺。

   戴梦婷:年轻的一个好处,是有无限可能。2024年,我感触最大的就是我们应该要多“走出去”,走出自己的舒适圈,去学习别人的工作方法与生活的态度,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,获取生活的正能量,提升自己,创造属于自己的无限可能。

余方伟:作为政法队伍的年轻干警,要有“自讨苦吃”的傻劲和韧劲。“自” 在细节、修养品德,要严守底线,把好小节,远离庸俗和低级趣味;“讨”在平时、担当责任,要树立 “功成必定有我” 的担当意识,主动“讨”求,担当作为;“苦〞在路途、坚持学习,要树立时刻学习、终身学习的观念,仰望星空,俯身实干;“吃”在岗位、淬炼实干,要干字为先,实字托底,要用好眼、耳、口、手,多看、细听、勤问、善做。牢记习总书记所说“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,每一个人都是主角,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,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。”带着“自讨苦吃的精神,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。

陈舒婷:这次跟班学习不仅开阔了我的视野,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,更让我对法院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。这三个月里,我跟随市中院民二庭法官学习了如何审查一审裁判文书,分析案件焦点,并在此基础上撰写逻辑严谨、说理充分的二审裁判文书。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,裁判文书的撰写不仅仅要准确适用法律,更要注重释法说理,让当事人胜败皆明,才能真正做到案结事了。

陈焱君:乡镇法庭扎根基层,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。这里是司法为民的最前沿,我们用脚步丈量乡村,用耐心化解矛盾,用专业传递法律的温度。我将始终秉持责任与担当,以行动践行初心,用坚守诠释使命,让法治的阳光照亮乡村每一个角落。

孙敏:从事法官助理工作七年多,既见证过胜诉当事人的热泪与致谢,也直面过当事人的误解与谩骂,有过为查清案件加班梳理证据,也曾为化解矛盾,反复沟通调解,这些经历既锻炼了我的办案能力,也让我明白司法工作既需要坚定的信仰,也需要脚踏实地磨砺本领。即将成为员额法官,我清醒认知身份转变意味着责任升级。面对独立裁判的压力,我会借助法官会议等平台请教疑难问题,补足经验短板,在判决与调解间寻求最优解,对易引发信访案件优先调解,用通俗语言做好判后答疑,让正义可感可触。

付烁:在市中院政治部跟班学习的三个月,我深刻体会到:审判是利剑,政工是剑鞘!政治部用制度和待遇保障审判团队心无旁骛办案,用宣传让群众看见司法温度——我们虽不直接敲法槌,但每一份文件、每一次调资、每一场培训,都在为法治大厦“浇筑钢筋”。政治部的工作很琐碎,但琐碎的工作,其实是一场“绣花功夫”的修炼。小座位里藏着大文章,琐碎事中蕴含着大智慧。我们青年干警,就是要在这些平凡的岗位上,用细心、耐心和责任心,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极致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!

陈旭思:1.将心态调成“飞行模式”。“飞行模式”心态,对于我来说,就是首先让自己“沉浸式”倾听当事人提出的诉求,避免自己先入为主、避免自乱阵脚、避免害怕慌乱。既然当事人愿意来找法院、愿意来找法官,即使当下他们表现的再癫狂、再离谱,但是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着对法律的敬畏。每每这样对自己一遍一遍的心理暗示,我都能更加平静、更加理性的处理后续问题。2.我始终告诫自己——焦虑的反面是具体,你需要更靠近当事人,不仅是与他们物理上的距离,更有心理的上的距离,你需要更靠近案件,不仅是熟悉法律关系,更要探究矛盾纠纷背后的根源,为化年轻而缺少实战经验的“劣势”为优势,我充分发挥虽“稚嫩”却“热情”,虽“寡闻”但“勤学”的优势,让“枫”真正滋养“小镇法庭”。

与会院领导青年干警寄予殷切期盼

党组成员、政治部主任刘洪波提出,我们这一生是由学习、工作和生活构成。一是学习贯穿于人生全旅程。有时候有一定感受,有的人能全部说出,有的人却无法全部表达,词不达意,这就是学习的差别,要会做会说,学习是一项技能。传统学习和新兴学习,大家更热衷于后者。不妨拿起一本书,用传统学习的方法沉下心读一本书,和青年干警们提要求,一年到头至少细细品味一本书,积累知识,针对性学习。二是工作要出彩。需要青年干警们多思考、多创新。工作除了稳定推进外,在平凡的工作要做出新成绩。三是学习和工作最后的落脚点就是生活,要追求有品质的生活,需要自我揣摩,自我提升。实际体验,人生才没有白费。

党组成员、副院长陶小曙强调,要学会识别“暗香”,培养独立思考能力。透过现象看本质,提升思想性思考水平。不仅要观察事物外在表现,更要深入分析内在逻辑和本质特征,形成独到见解和判断。学会忍耐也是人生必修课。司法工作不仅需要专业能力,更需要耐心与定力,躬身入局并非示弱,学会用智慧化解难题。作为新时代法院干警,更要学会识大体、顾大局,站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高度思考问题,将个案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有机结合,实现政治效果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。

青春如炬,照亮前行,法院青年干警既是传承者,也是创造者,更是挑战者。新的一年,让我们继续逐梦追光,奋力前行!